艺术与科学 瑞士艺术家如何加入气候变化大讨论 由于阿尔卑斯山国瑞士的平均气温以超越世界其他地方的速度上升,当地的冰川也在渐渐消融。这里遴选了一些瑞士艺术家的作品,展现出他们在全球气候危机中做出的努力。 作者: Helen James
纪录片 非洲-瑞士人的梦幻殖民地 凭借《非洲镜》(African Mirror)一片,导演Mischa Hedinger回顾了上世纪50年代常驻喀麦隆殖民地的瑞士摄影师和电影人René Gardi传奇的职业生涯。看过纪录片后不难发现,Gardi家长式、甚至可谓是种族主义的创作,虽然红遍瑞士,但实际只是艺术家幻想中的非洲。 作者: Frédéric Burnand (文) / Daniel Rihs (图片编辑)
宗教信仰 瑞士深山老林里的犹太公墓 在瑞士一片偏僻的森林里有一个犹太公墓,这也是瑞士最古老的犹太墓地。为什么在瑞士东部阿尔高州两个小山村Endingen和Lengnau之间会有这样一个陵园呢? 作者: Ester Unterfinger
瑞士Richterswil民俗 2019苏黎世湖畔的萝卜灯节 位于苏黎世湖南端的小镇Richterswil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办芜菁灯节(Räbechilbi)。灯节当天镇上居民家家都用芜菁灯装饰自家,并于傍晚固定的时间熄灯(18:30)。 作者: 邵大海
难民政策 从监禁到陪伴:监狱的华丽变身 伯尔尼州决定将穆捷(Moutier)监狱改作拘留待遣返的庇护申请者之用。对于工作人员和机构日常来说,这一决定势必带来重大改变。 作者: Marie Vuilleumier
来自……的声音 当新闻还来自短波收音机的时候...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前七十年是怎样的?回答很简单:一家广播电台。 作者: Daniel Rihs (视频),Dale Bechtel (文)
现代人的古典马戏艺术 瑞士国家马戏团2019舞台精彩瞬间 今年是瑞士国家马戏团-科尼(knie)- 100岁生日。科尼家族在瑞士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他们陪伴了瑞士几代人共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 作者: 邵大海
名人合影 Franco和Linna的朋友圈 馬戲團的生活,用Franco的話說,就是在路上,在運動中,認識很多人。Linna說,無論是費德勒還是其他名流,與我們的交往都是自然、隨意和低調的。從這些照片中不難看出,Linna說得不錯。 作者: 杨煦冬
名人合影 Franco和Linna的朋友圈 马戏团的生活,用Franco的话说,就是在路上,在运动中,认识很多人,Linna说,无论是费德勒还是其他名流,与我们的交往都是自然、随意和低调的。从这些照片中不难看出,Linna说得不错。 作者: 杨煦冬
可持续生产 塑料垃圾变瑞士手表 在海洋中和海岸线上收集废塑料,然后将塑料垃圾切成薄片,之后运到瑞士加工,制成可用于深层加工的高质量塑料-这就是瑞士创业公司Tide Ocean创建的初衷。公司一开始想用海洋塑料垃圾制作表带,但很快意识到,通过废料加工获得的原材料具有更广阔的生产潜力。
苏黎世KRONENHALLE餐厅 主菜“挂在墙上”的餐馆 在一个明星厨师与世界美食排名的时代,苏黎世的Kronenhalle餐厅(意为“王冠大厅”)可谓独树一帜:世上没有哪里能与这里媲美-美食艺术与艺术本身如此华丽地彼此陪衬,现在这家餐厅墙上的现代派名作收藏总算也有了自己的目录。 作者: 图:Christian Flierl / 13 Photo,文:Eduardo Simantob
果汁生产商的利润与社会效益 瑞士金秋里的金色果园 兩名瑞士學生在瑞士東部的聖加侖地區慢跑時,他們不禁注意到無人採摘的蘋果散落在草地、果園和私家花園中。他們沒有放任這些蘋果腐敗變質,而是將目光投向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也就是讓殘疾人來採摘蘋果,然後製成果汁。 作者: Dominique Soguel-dit-Picard
时过境迁! 一个世纪以来设计的变迁 每天有超过100万人看见并习以为常的标识是否可以被誉为设计经典?瑞士苏黎世设计博物馆给出肯定的答案。基于这个理念,该博物馆举办了瑞士联邦铁路的设计主题展览。 作者: 文:Helen James,图:苏黎世设计博物馆、瑞士联邦铁路SBB
烟民在瑞士 瑞士对烟草的宽容已经“灰飞烟灭” 20年来,瑞士合法吸烟区的面积大幅减小,烟民越来越有“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感受。瑞士政府对烟草消费者一步步“施压”,对烟草制造商却格外“宽待”。但最近“风头”似有逆转之势。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 作者: 图:Rédaction images,文:Balz Rigendinger、Marie Vuilleum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