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当瑞士遇见中国老板:相爱不易,相处更难

当瑞士公司遇见中国老板,也许会碰撞出火花,也许会擦出火药味。磨合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当瑞士公司遇见中国老板,也许会碰撞出火花,也许会擦出火药味。磨合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Keystone

“中国并购狂潮席卷欧洲”不再是新闻,“每周一家德国企业被中国收购”已经实现。面对中资大潮的涌来,小小的瑞士到底要把家门敞多大?政界疾呼要防备,商界也非敞开胸怀。毕竟,不少“以身相许”的瑞士企业在中国老板手下危机重重,甚至溃不成军。同一企业屋檐下的中瑞过招就像一出出“相爱不易,相处更难”的悲喜剧。

中国“买下的欧洲”

2016年,可谓是中国并购在瑞士的“爆发年”,一年间投资额增长了3倍。2017年,虽说对外投资监管的强化和外汇兑换的收紧让中资进驻欧洲的节奏有所放缓,但“买买买”的脚步依然“稳健”:美的电器以47亿欧元的总价将德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库卡(Kuka)揣入囊中;三元与复星用6.25亿欧元买下法国食品品牌St-Hubert;而最大手笔无疑是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对瑞士农化集团先正达的收购。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板变成了中国人怎么办?你还会有好日子过吗?要知道,对工会权利的尊重可不是中国上司的强项… ” 前日,瑞士法语电视台社会性栏目《进行时》(Temps présent)一期名为“我的老板是中国人”的节目以此开场。当瑞士公司遇见中国老板,也许会碰撞出火花,也许会擦出火药味。磨合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扑面而来的防备之心

说到磨合,先得有结合。中资“征服”海外企业之路并非一马平川。近年来,中资并购不再是独独中意能源、房地产领域的“有钱任性”- 机器人制造、新能源、金融、创新… 中国买家开始瞄准海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买家意图越明显,卖方越难淡定,欧盟、美国纷纷对中国的“疯狂采购”开始设防。

欧洲美国不淡定

警鸣此起彼伏: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欧洲议会发言时呼吁,对第三国的投资予以密切监督,加强干预;9月14日,特朗普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表示阻止一家中资公司对美国芯片制造商Lattice Semiconductor的收购;而德国默克尔内阁前些时候也为“避免国家重要企业被非欧盟国家收购定规”的议程开了绿灯。

至于瑞士,很多联邦议员- 无论左派,还是右派- 的担忧之情也溢于言表:“中国正打响一场以关键技术为准心的经济战,瑞士必须要自卫,不能眼看着企业被打折出售而不闻不问”(社会民主党议员,Jacqueline Badran);“瑞士经济界必须保持警醒,要大力创新,以防止对知识和技术的一味出卖”(自由民主党议员,Karin Keller-Sutter);人民党国民院代表、经济法学教授Hans-Ueli Vogt还向联邦委员递交书面质询书,表示忧虑道,对海外企业的并购是中国政府指定的整体规划的一部分,瑞士出售并将会失去的是自己的技能、技术甚至是整个价值链…

巧克力碰石头

迅达公司(Schindler)的董事会副主席Kurt Haerri年初曾在《时报》(Le Temps)的采访中提到,中国之所以并购瑞士企业,瞄准的不是单纯的瑞士市场,而是其他三样东西:一是瑞士特色(swissness),以及其所代表的瑞士(高)品质;二是瑞士技术,因为“很多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尚无法达到足够的科技质量”;最后,就是以多样化理财为目的不动产投资,“鉴于中国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家倾向于把他们的部分资产转换成外国不动产的形式,比如酒店。”

如果说政客善于理论煽动的话,瑞士商界的担忧来得则更为切身。《进行时》节目开篇就是中国投资者在瑞士“巧克力碰石头”的故事:一家江西企业赴瑞寻找制作生态巧克力的合作伙伴或收购对象。结果很意外,不仅同瑞士各方的洽谈成果甚微,甚至还吃了瑞士知名巧克力厂的闭门羹,败兴而归。瑞士业界人士似乎并无意让中国同仁在自己引以为豪的巧克力工业中分得一杯羹。为什么?伯尔尼经济促进局的Jean-Philippe Vevaux解释道:“首先是担忧这些中国企业进入瑞士的主要目的是引进他们自己的产品,同当地产品构成竞争… 我们理解并尊重本土企业无意联合的决定。”

停转的钟表

就算是中资成功收购瑞士企业,也并非注定双赢。中国投资者涉足最久的钟表业,也是最早显现出问题的领域。电子杂志《钟表商业》(Business Montres)的主编Grégory Pons在《进行时》中强调:“截至目前,在被中国买下的瑞士钟表企业中,没有一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如果没有适宜的经营意识,这些企业早晚会垮掉。”

2016年11月破产的制表厂Technotime就是案例之一。由于盈利不力,中国(香港)东家毫无征兆地宣布撤资,制表台上正在工作的工人被当场告知失业。说到公司的终结,原人事主管Pèpe-Aubry女士讲道:“中方股东为公司的技术及人力开发均下了重金,但还是没能挽回败局… 中方管理层非常神秘,有些驻亚洲的公司高层会突然离职,让我们不明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明确目标。有的同事因为不适应这种管理而离开公司。”

当然,除了管理上的不适应,瑞士钟表业的大环境也是中资的致命伤。”中国股东在这个行业里几乎是政治不正确的存在,所以我们不受欢迎。但是,我们的产品出自瑞士、法国工匠之手,是名副其实的瑞士产品。我觉得这种行业氛围对良好技艺的工人不公平”,Pèpe-Aubry继续说。

被同一家香港企业归于麾下的另一家制表厂Isa Swiss也挣扎在生死线上。其经理Laurent Alaimo无奈地讲到:“我们这种‘中国股东和瑞士制造的结合’让别人避之不及,有些顾客也因此远离了我们。显然,隶属中国东家的事实不是我们竞争的有利因素。我们有一种被‘隔离’的感觉,其他合作方总担心技术被窃,似乎接近我们就有被‘拷贝’的危险。”

只许干活,不许说话

2015年,瑞士机场地勤及运输集团瑞士空港(swissport)被海航集团(HNA)收购。海航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去年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表示:“我觉得收购一家企业以后在长期管理中双方肯定存在很多差异和异见,毕竟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截然不同,能达到的最基本共识就是尊重普世价值观、有共同的商业目标。”

不过并购两年后的今天,在瑞士员工同中瑞嫁接的管理层之间,差异和异见似乎依然“暗涛汹涌”。雇员们匿名对《进行时》节目作了见证:“我们不能在社交媒体上多说话,曾经某媒体发表了一篇关于公司的文章,我们随即收到上层指示,不能随便见记者,发表评论。我们要签字表态,白纸黑字!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签有长期工作合同的工人占80%,其他的都只是按钟点付酬的临时工”,“以前在高峰时段公司会增补地勤人员,现在也没了”,“有的运输车已经破旧不堪,为了节约经费,设备维护几年来一直得不到足够的经费”,“公司3年都没有给我们涨工资了”…

为什么匿名?为了避免后果- 因为员工们已经领教过了管理层的“铁腕”:去年年底,为了在新集体合同签署之前交涉提高工资的事宜,工会组织了半个小时的罢工,管理层作了大量工作阻止工人参与,而最终“参加罢工的人都收到一份辞退警告书。” 上面明确写道,“每位参与者都将受到惩罚… 如若再犯,立即解雇。”

对此,空港日内瓦经理Antoine Gervais解释说:“我们做到了同员工进行沟通,开诚布公的对话… 我们的制裁决定以缓解冲突为目的,这是为了保证继续同员工围绕待遇问题进行磋商。” 但瑞士公共服务行业工会SSP的秘书Jamshid Pouranpir的看法则完全不同:“瑞士空港上层的这种反应可能是受到中国管理方式的影响,公司的伙伴关系变成了压制关系,这在日内瓦机场,尤其对瑞士空港来说是史无前例状况。”

这次冲突和来自中国的新东家到底有多少关联?答案无从得知。唯一确定的是,瑞士空港总部拒绝了电视台的采访,并表示“不得在节目中提到任何空港易主,以及易主对企业有何影响的话题”。

且行且珍惜

并购之前,瑞士与中国投资者的关系可谓相吸相斥。政界对中国“买买买”的提防让人联想到护女心切的父亲。这边,在“可观聘礼”和“心爱女儿”之间,父亲纠结于作何抉择;那边,迎娶的青年求成心切,不惜重金。很多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都是溢价收购,经营及财务上的风险因素自不必说。

并购之后呢,“是盛宴还是深坑”?《投资界》曾在相关文章中写道,“对于单个的买主而言,前期的尽职调查、项目估值以及后期的人才管理和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若继续拿婚姻作比,就只有那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